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

音樂?

兩件事情。

前天暐哲為了要比較兩顆不同的monitor所以放了王莞之的新歌(暐哲製作,尚未發行)的檔案來聽,說真的,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她的歌,真是超乎我想像的好聽!當然,編曲的樂手水準沒話說,令人驚艷的是詞曲跟vocal的表現真的沒話講阿!聽她的歌,我想起了陳綺貞、莫文慰,獨特的聲音,不俗的旋律跟歌詞。很久沒有在聽歌的時候起雞皮疙瘩了,是那種在舞台上表演才會有的雞皮疙瘩。

昨天是台大的搖滾音樂祭,表演團體有神棍奶油哈姆Echo、、聽說有一個樂團叫做再見奈央,拿了魚上台表演,在台上演出行動劇,最後把死掉的魚丟到台下,而後來上台表演的Echo還在台上發現還在苟延殘喘的小魚。再見奈央;根據我的了解,是一個不墨守陳規,不希望侷限表演、音樂這件事情的樂團。

這兩件事,都跟音樂有關,卻表現了兩種面向。 在學界一直都有這樣的爭辯,到底好的音樂是什麼? 到底音樂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存在,還是音樂為本身而存在?音樂有一定的規則暗示任何情感、情緒還是音樂只暗示音樂本身,而體驗隨人不同?定義一下我所謂的獨立音樂;這邊講的獨立音樂就是指不以商業需求為考量的音樂團體、個人。我覺得台灣的獨立音樂一直都有一個問題,就是思想、態度凌駕音樂之上,有很多樂團在網路上,或是在表演的時候,講了很多理念,想法,或是以不屑、冷漠、高傲的態度,甚至行動,表達對於流行音樂的反動或是對音樂本身的想法,但是實際上,有在音樂上或表演內容上感動人的,少之又少。每次看到這樣的表演,總給我一種譁眾取寵的感覺,總給我一種,寫不出好聽的音樂只好搞怪的感覺。想起高中的時候看Nirvana的DVD,最後有一段是Kurt Cobain的砸吉他集錦,當然我不知道砸吉他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預定好的,但是Kurt Cobain砸吉他傳達了一個很明顯的訊息,明顯到就算是那時候年紀輕輕坐在電視機前的我都能感受的到,就是憤怒,憤怒吉他已經沒辦法表達他的憤怒他的不滿,憤怒為什麼自己寫的歌還是沒辦法宣洩他的不滿,所以他砸吉他、雜音箱;而反觀現在現在台灣樂團也有某些類似的行為,但是,相較之下,是不是顯得矯情?顯得娛樂性質提高不少?而造成這樣的不同的最大原因是什麼?我覺得是出在音樂本身,或許Nirvana的音樂不悅耳,但是他們一樣能引起觀眾的共鳴。所以或許一開始提的那麼多問題可以有一個解釋,就是共鳴,不管出發點是什麼,或者根本沒有出發點,重要的還是音樂本身是否能引起聽眾的共鳴,不管是引發聽眾的情緒還是聯想,唯有透過音樂本身,之後所引申的關連才會有意義,才能說服你的對象。

沒有留言: